世界环境日,中国净水行业公益网发布特刊
主题为我们为什么要摒弃喝瓶装水的习惯
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forest:nature for your service)",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中国主题在呼应世界主题保护森林和呵护绿色家园的同时,更加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呼吁人人行动起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共创绿色未来。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崇高事业,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实现绿色转型。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会公益慈善部自3月22日世界水日组织12家行业组织、8家社会公益组织、4家相关机构和32家净水行业企业联合发布“水杯绿色随行,饮水低碳环保”倡议书之后,在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的阿姆斯特丹上海国际水展上发行了《中国净水行业公益网世界环境日特刊》,
特刊内容有报道倡议大会详情的通讯,协会秘书长顾久传在世界水日当天在上海社会创新孵化园举行的倡议大会上的讲话稿,第三军医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舒为群教授为倡议大会发来的支持信函:让我们的民众走入低碳环保的饮水时代。
特刊发表了公益慈善部耗费几个月撰写,针对瓶装水、桶装水不低碳、不环保的两篇综述三篇评述,其中有“摒弃喝瓶装水的习惯,普及直饮水将成为全球性大趋势”“瓶装水、桶装水的安全隐患与生俱来,公共、家庭和户外实施直饮水,回归流水不腐”“被营销误导了的饮水习惯,浅析瓶装水的营销之彀”“喝掉冰川不是空穴来风,冰川矿泉水对环境的影响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等。这些专稿经卫生部疾控中心卫生安全所副所长白雪涛研究员、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郭常义主任医师、国家海洋局专家、国务院津贴专家李仲钦研究员、第三军医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舒为群教授指导、修改过。
特刊介绍了江苏正本节水科技的“沁尔康”探索反渗透纯水机设备无污染、零废水、开创低碳的“无罐一身清”新产品RO伴侣机;报道了柯淇宁波在甘肃向高教系统捐赠500套公共直饮水设备“至善西部润泽学子”的善举。
特刊还介绍了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上海大区自2009年起为中国净水行业编制专利分析报告。介绍了第12届西部博览会暨民族生态与饮水安全健康国际论坛、公共直饮水引入西博会邀请函。
特刊除了在阿姆斯特丹上海国际水展上发送之外,还通过上海的行业协会、热爱家园、自然之友上海小组、大学生等公益组织发送到高档社区、大学生社区等。
特刊编辑匆忙,错漏不少,其中的特高、专稿还有待探讨、修改,敬请读者与编辑部联系,提出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