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益项目 要闻简讯 热点关注 明辨误导 饮水常识 专家话水 消费者说 公益慈善 人物专访 品牌报道 官方消息 科技创新 应急供水
公共直饮水 全屋净水 水质标准 展会信息 银杏界评论 自主推广 行业资讯 行业分析 合作机构
关 键 字    
  会 员 登 录
 本 站 公 告
   公益项目 更多>>
   银杏界评论 更多>>
   官方消息 更多>>
   官方网站连接 更多>>
   合作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 >> 饮水常识
   发布人:华辰成 编辑:可可 来源:本站 作者:华辰成 可可   发布时间:2011-03-22   浏览人数:   评论:
误区之一:喝瓶装水、桶装水肯定卫生又方便;误区之二:喝矿泉水必定强身健体;误区之三:自来水烧开喝一定就卫生。本文获得过国家海洋局专家李仲钦研究院、第三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卫生部公共卫生专家白雪涛教授的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世界水日扫水盲,带您走出饮水认知的三大误区

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在第16个世界水日,即2008年3月22日,南方周末发表了"我们误读了哪些饮水常识?"的长篇报道,开篇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的语录:"水是万病之源,水是万药之祖。"人体中的水每18天会更新一次,我国当前饮用水标准应该在安全水标准基础上提高为健康水标准。

还有时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的惊人之语:"健康水的问题已经严峻到影响中华民族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地步。"不要因为眼前看不到那些不可逆转的死亡案例,就忽略了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饮用水问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很多时候,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健康已经受到伤害。"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所谓的"宣传",传播的力量太强大,传播最厉害的是什么?广告,瓶装水、桶装水的广告!在资本和利润的作用下,在GDP的作用下,广告的传播,影响着人们对水以及喝水的观念。时至今日,第19个世界水日,人们对水和饮水的认识,依然被媒体,或者说是被广告所指引。不论您是高级白领还是中小学生,不论您达官显富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您每天要许多水还是很少喝水,从专业角度看,您都有可能是"水盲"!

误区之一:喝瓶装水、桶装水肯定卫生又方便

1、使用臭氧杀菌,作为目前纯净水和矿泉水生产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可避免地产生毒副产物--溴酸盐,氮氧化物。长期饮用不断积累这种物质可引起染色体突变和DNA损伤,是促癌、致癌、致畸变物质。而制瓶作用的PET这种塑料材质产生的一种叫乙基己基胺(DE-HA)的物质也是潜在致癌。加之一些厂家为节省成本,简化净化手段,导致水质不合格。个别厂家竟把自来水直接灌入或把丝袜蒙在自来水龙头上。

2、纯净水从开始生产到消费者饮用,瓶装水的能量消耗是自来水的1100-2000倍。其中最耗能的两个步骤是生产塑料瓶和运输。而其对于水资源的浪费也是惊人的,一只容量为1升的塑料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7升水。"

3、废瓶回收率低,其余多作为固体垃圾被掩埋或焚烧,占用大量的土地,残留的含重金属的毒副产物据报道需400至1000年方能完成生物降解,而焚烧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如氯气等污染了城市和乡村的空气。

4、水的新鲜程度不能保证。水是有活性的,越新鲜越好。有的家庭一周甚至两周才能用完一桶水,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桶装水都应尽量在开封后2至3天内用完,否则空气中带入的细菌繁殖,会造成水中细菌超标!水容易老化,不能保证水质的新鲜。可我们普通人家里最快也要5天时间才能喝完。

5、国外发达国家正逐步淘汰桶装纯净水,因为纯净水里没有任何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每天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 (钙、镁等)10%-30%都来自于水中的矿物质,就我国目前的膳食结构而言,许多微量元素很难从食物中摄取,而主要从水中得到。如果缺少矿物质,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还可能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6、重金属污染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第三军医大学研究表明,长期饮用纯净水的老人和儿童,吸收重金属的能力要强过饮用含一定矿物质的自然水的人!因此在同等污染条件下,长期饮用纯净水的人,尤其是老人孩子,更易受到重金属的侵害。也就是说:水不是越纯越好。

《南方周末》在第16个世界水日的长篇中指出:相关部门出台的《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却为长期饮用纯净水提供了合法性,并出现市场供销两旺。"不同的协会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消费者却无人保护。"武高汉认为,相关行业部门不能只为企业代言并提供保护伞。李复兴更建议应该尽快修改纯净水的国家标准。

误区之二:喝矿泉水必定强身健体

1、我们大部分人受厂商广告的影响,以为矿泉水具有丰富的矿物质,人体能吸收到,有营养。其实不然,据报道:人体内微量元素的生理浓度和中毒剂量很接近,微量元素过量比摄入不足对人体更有害。因此,生理保健专家特别指出:微量元素不可乱补。内含有许多矿物质的水会给人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而且有的矿物质人体不一定能吸收,如果长期在血管、细胞内沉积,将导致微量元素代谢失调,增加肾脏负担易产生肾结石、尿道结石及胆结石等。有专家认为,矿泉水只能作为一种饮料,每人每天只能喝上500毫升,过量的话,其内含的氟化物对人体相当不利,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为了回避对纯净水的质疑,有些商家在桶装水中增加矿化物,这还真的不知道会产生什么后果,医学界尚未有验证。

2、对于一般人而言,就是经常喝上一、两瓶高端、高价的矿泉水,对身体会产生什么改变,医学研究没有证明,大多是理论推测。

3、不是人人都适合矿泉水。现代医学认为,早期妊娠妇女、肝硬化患者应禁饮各类矿泉水。肾脏病人、心脏病人、高血压患者应禁饮含氯化钠矿泉水。腹泻者、光线过敏皮肤病患者应禁饮含硫化氢的矿泉水。 

4、地表由于各种污染,地下300米之内已无净水,所以,有些靠浅层地下水为矿泉水水源的,已经存在安全之疑。有些矿泉水生产工艺,只进行了初级过滤,所以它在保留矿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保留了有害物质。而其有害物质中通常含有致癌物质和重金属元素,即使是最小量,一旦沉积体内,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误区之三:自来水烧开喝一定就卫生

喝生水要生病,所以一定要喝开水。因此,很多人长期以来都认为自来水烧开了喝就卫生。这对于过去污染较少的水而言,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如今,在如此喝水,恐怕只能叫做"无知者无畏"了。

1、烧开水的过程无法祛除水中超标的重金属、水垢和致癌物。我们都知道, 这些物质通常比重大于水,会沉在容器最底端。水烧开, 并不能使它化成气雾, 所以它依然一分不少的留在水中, 或在加热后促进化学反应生成另外的化合物。

2、目前自来水的消毒大多使用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在杀灭微生物的同时,也可与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形成具有致突变危害的消毒副产物。这些消毒副产物中有些种类是非挥发性的,也就是说它们不能随着水的沸腾而逸散,反而会因为长时间的水的沸腾而得以浓缩,浓度加大。因此,不适当的烧水方式反而会带来健康隐患。

3、为了抑制微生物在水中继续繁殖,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适当过量的加入氯化物,水质恶化时,水厂往往会增加过量值,以便氧化更多的有机污染物,而氯在水沸腾的情况下具有挥发的特性,这就是总有人会在水污染事件中站出来说:"自来水烧开了喝就行"的原因。但是,依靠水沸腾期望氯的全部挥发,往往不尽人意,剩余的氯对人体有害,否则,自来水就不会有"余氯"这个控制指标了,当水污染事件发生之后,"余氯"指标总会超标,这就是您感觉漂白粉味道很浓的原因。

4、氯化物的强氧化反应只能打碎一些大分子化合物,虽然可以去除某些大分子化合物的毒性,但并不能消除因此而产生的更多的小分子化合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毒性。相反,水烧开了,水在高温时更容易使余氯与小分子有机物形成三氯甲烷等毒副产物,这些恰好是致癌物。

5、有些人认为开水即便口感不好(余氯味),泡茶了就没感觉了,甚至认为解毒了,这是极大的误解。漂白粉味道很浓的水泡茶固然味道、口感发生了改变,自来水的为污染,更可能导致形成新的茶碱化合物。不清洁的水、微污染的自来水泡茶,只能使水的污染形态更为复杂,对人体的危害更加不可测。

直饮水:从"买水喝"到"造水喝",饮水新趋势

有些人认为瓶装水拧开盖子就可以喝就是所谓的直饮水,这个误解太深了。世博会提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其饮水理念就是在公共场所要有公共直饮水设备,家庭有全屋净水,厨房是全厨净水,户外旅行是可携带的净水器,瓶装水仅仅是补充,主张水杯随行,用水杯喝水,提倡少喝瓶装水、瓶桶装水、包装饮料,普及直饮水系统,创造健康卫生又廉价的"新一代自来水"。

有调查说日本、韩国至少有60%,美国有82%的直饮水设备普及率,而中国只有1.8%,我们无法查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发达国家的旅馆很少免费提供矿泉水或纯净瓶装水,在中国大陆营运的进口著名品牌餐饮、咖啡连锁店,都不可能将自来水烧开了给顾客喝,都配备有专门的净水设备,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可见饮水观念和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亦可见直饮水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发表留言
昵称:
标题:
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本站完整栏目、版面设计,或私自在服务器上做镜像。转载或转贴本网站原创作品的,都应注明本网站名称、网址、作者。如有违反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
 在本网站除署名为本站编辑、记者的,所有发表的文章、点评,均不代表本站观点,一律文责自负。发现有违法的言论,将不事先通知即行删除。本网站对于论坛网友发布的内容所引发的版权、署名权的异议及纠纷,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站提供的标题联接无法长期保证链接的有效性。
网站导航 | 系统服务规则 | 隐私保护规则 | 网站编辑规则 | 联系我们 | 安全法规 | 图片编辑指南 | 文章发表指南
安全饮水与健康网 编辑部电话:021-58361338 沪ICP备09002314号-3